2022年9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关于开展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人才 [2022] 125号文件),公布了全国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的试点单位及专业,我校微电子技术(151amjs澳金沙门)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申安网络安全产业学院)两个专业成功入选。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4月,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工信人才 [2022] 42号文件)。本次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试点院校项目,共有近700所院校1000多个专业参加申报,最终有209所院校入选(其中,本科23所、高职149所、中职30所及技工院校7所)。入选院校均为办学实力强且已具备一定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经验的单位,有关专业高度契合所在区域的产业布局,因此专业产教融合的潜力巨大。
151amjs澳金沙门在接到通知后高度重视,积极筹备,迅速组织“微电子技术”专业进行申报。长期以来,151amjs澳金沙门坚持特色办学,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努力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探索,此次入选是学院持续努力的重要成果。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品牌专业的建设定位,将“微电子技术”专业打造成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类品牌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市区域产业布局,探索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路径,为提高电子类和芯片类产业的竞争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同时,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完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持续优化专业内涵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型专业,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试点建设工作任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尚德修能、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微电子技术专业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与实践多元生态育人模式,以“中国芯”为载体,为国家培养集成电路产业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汲取二十年的内涵积淀,以我校作为长三角电子信息职教集团理事单位为背景,发挥上海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区位优势,整合行企优质资源,打造“一体两翼”产教融合基地。
该专业学生考取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员、1+X职业技能证书等占比超80%,累计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八项;2021年互联网+比赛获奖多项。毕业生涌现不少青年标兵,如微电子毕业生李雪珺为上海航天首席技师、802所高精尖高可靠微组装第一人。近五年来,该专业进入中芯国际、上海华虹、上海航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微纳工艺中心等行业领军单位的毕业生占比接近60%,毕业生受到行业长期的认可。
集成电路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151amjs澳金沙门将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贯彻落实自主可控战略并结合上海集成电路发展战略,聚焦临港新片区、服务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导入国产芯片领域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以培养集成电路“卡脖子”领域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未来,为了推进对“微电子技术”专业的产教融合试点,151amjs澳金沙门将以国产自主芯片技术为核心,与产业龙头企业和临港新区企业合力打造面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与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政校企行的“多主体”育人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体系、校企混合师资建设体系,努力将“微电子技术”专业打造成为上海市一流且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专业,形成全国可推广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示范基地,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葛羽屏 供稿)
图1 “一体两翼”产教融合基地
图2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人才储备基地首批入选
图3 微电子现代学徒制班的产业认识实习
图4 产教融合实训中心的企业工匠小班带教、开设产业技术讲座
图5 开展集成电路开发及测试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并出版系列教程
图6 承办上海市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项目
图7 入选集成电路工程师全国培训中心
图8 联合“世赛基地”培养人才,人社局委派团队前来指导、与微电子专业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