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周四),《习近平在上海》,151amjs澳金沙门学生党支部采取自主学习的形式学习。
支部党员纷纷发表感言,薛景老师提到:“《习近平在上海》通过对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市直部门和区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记者等的访谈,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2007年3月至10月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领导工作的历程。
虽然习近平同志在上海的工作只有七个月,但是对上海这所城市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习近平同志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16字简明精悍地凝练出了上海的城市精神,更好地诠释了上海城市文化特点,丰富了上海的城市文化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任职时各方面的工作,给予我们每个党员的启示也是颇多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不能只是一味的苦干,而是要研究新情况新特点,顺势而变、主动而为,努力把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
潘永梅老师提到:“《习近平在上海》采访实录反映的是习近平同志2007年3月至10月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领导工作历程。通过对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市直部门和区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记者等的访谈,对习近平同志上海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和展现的丰富政治智慧作了生动翔实的呈现。
习书记短短7个月时间调研了所有区县以及很多重要领域和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工作举措。他特别善于走基层,短短的7个月把上海的各个条线走到了,跟普通老百姓、跟基层一线的人交流,始终心中有人民。
通过学习《习近平在上海》,一方面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调研,他在上海工作期间先后走访企业、社区、高校、区县等,全面了解上海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第三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上海长远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所体现的发展格局。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智慧和他对上海的深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工作时间不长,但他在上海工作期间,抓重点、谋全局,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统筹推进上海这座特大城市的发展。我们在处理学校各项工作过程,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更好地规划学校未来发展,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力量,更好地朝着各项既定目标奋发前行。”
周倩老师提到:“习近平在上海》采访实录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中,字里行间透露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殷切厚望和对上海人民的深情厚爱。习书记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是不能用他在上海工作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的。虽然习总书记在上海只有短短的7个月零4天时间,但是其当时接受中央任务火线来到上海,临危受命,稳住大局,抓住重点方向推动上海发展。习总书记到上海工作不久,就把浦东作为全市调研工作的第一站,结合当前习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大任务和赋予浦东作为示范引领区,有着根本的联系。作为一名辅导员,努力践行习总书记扎实的工作精神,同时还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团结各方力量,指导学生团队参加2021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通过调研,持续深化“家门口”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探索,努力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